| | | | |
平顶山擂鼓台平安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东部父城遗址南大香山擂鼓台之上,就地取材,全部房屋用红色岩石建成,因而又称擂鼓台平安寺。
据佛经记载系观音菩萨前身妙善公主的出生之地,与香山寺、白雀寺成鼎立之势。原寺院毁于清末民初战火。建国后,因擂鼓台上驻军及山下开采平顶山四矿,将原寺院围墙及房屋全部拆除,将石头用于构筑坦克洞及四矿井座。1979年改革开放后,摆鼓台上驻军调离,信众利用坦克洞恢复佛事活动,现平安寺被平顶山市政府及宝丰县政府列入大香山观音文化园。
擂鼓台:市郊第一高山
平顶山以其峭壁倚天,绝顶平如掌而得名。平顶山一侧,有座山势险峻的奇峰,相传当年楚汉逐鹿中原时,汉将樊哙曾在此擂鼓麾兵,故名擂鼓台。江山代有才人出,1958年,新中国一支年轻的煤田地质队伍叩开了擂鼓台的山门,建造了一座设计年产原煤60万吨的煤矿——平顶山擂鼓台矿。据市志记载,诸峰最高者当属海拔506米的擂鼓台,是平顶山市西北部最高的山峰。擂鼓台平安寺——据佛经记载系观音菩萨前身妙善公主的出之地,与香山寺、白雀寺成鼎立之势。
擂鼓台,系宝丰县与平顶山市区之界山,主峰在李庄乡南部,东连落凫山,西接龙山,山体为红砂岩构成。相传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作战时,樊哙在此擂鼓助阵,故称“擂鼓台”。又传,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沛公与南阳守战东,破之,故亦称“沛公垒”。海拔505米,东西走向,南坡入平顶山市区。
河南省宝丰县东部李庄乡境内的擂鼓台的特点有四:
第一、时间最早,约在公元前7世纪应国国王姬珏、妙庄国国王妙庄王都曾在此处擂鼓聚将,征战四方。
第二、妙庄王是观音菩萨的前身——妙善公主的父王。
第三、观音菩萨的前身——妙善公主出生在擂鼓台。
第四、宝丰擂鼓台与香山寺、白雀寺鼎立而存,这是区别于全国其他擂鼓台的地方。
作为观音菩萨文化景区,全国其他地方的观音菩萨文化景区,普陀山只有白雀寺,遂宁与耀州都是香山寺与白雀寺并存,全国其他地方
擂鼓台均没有观音菩萨文化。只有宝丰的观音菩萨文化景区是香山寺、白雀寺与擂鼓台鼎立,三分天下。